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编辑 锁定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简称人大附中,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该校成立于1950年,是一所享誉中外的著名中学,多次荣登美国马里兰大学研究所公布的中国高中排行榜排名首位。[1]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先后被授予“北京市高中示范校”、“全国劳技教育先进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等称号,2007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拥有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分校,以及开展国际课程的人大附中西山学校等多家知名分校。[2] 
截至2012年,学校有本部和人大北校区两个校区,设有高中部、初中部、国际部三个教学序列,在校学生4500余人。
中文名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外文名
The 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简    称
人大附中
校    训
崇德、博学、创新、求实
创办时间
1950年
类    别
公立中学
现任校长
刘彭芝(联合总校校长),翟小宁
知名校友
曾子墨郝建秀
所属地区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
主要奖项
北京市首批高中示范校
全国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全国劳技教育先进校
学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7号
官    网
http://www.rdfz.cn/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历史沿革

编辑
1950年1月,中央教育部直接领导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工农速中,它就是人大附中的前身。从1950年1月筹备,到4月开学,仅三个月。因为它肩负着探索和开创工农教育“速成”的任务,具有“实验”的性质,故而学校名称为“北京实验工农速成中学”。
1952年更名为“中国人民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
1953年建成的北一楼、北二楼解决学生住宿,从此学生全部改为寄宿制。北平房为教工住房。
1954年,建起行政办公楼和西教学楼。同年,人大附中中心花园建成。
1955年,建造了“守住学校西部边界”的学生宿舍楼。人大工农速中开始招收普通高中班。新生质量很高,仅58级9班一个班,就有好几个四中的初中毕业生,还有市(区)金牌、银牌保送生。
1956年,这个时期的人大附中,在校学生一度包含了六种编制:工农速成中学班、普通高中班、师院预科班、中等师范班、人大预科班、工农干部文化补习班工农干部文化补习班。
1956年7月根据教育部指示,移交北京市教育局,至1958年4月再度回归人民大学领导,这时,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工农中学”,意味着学校已成为一所正规中学;保留了“工农”二字,是因为校内尚有各类工农学员。 这时期,六种编制共处一校,盛况空前。这一时期学校正在急速转制,工农中学已在收缩,普通高中生比例迅速上升。
1956年,建起新的学生教工食堂,老食堂改为图书馆并辟出学生阅览室和教师资料室。
1958年,建造了9002米的校办厂厂房。
1960年,学校开始招收初中生,从单一高级中学向初高中兼有的完整中学过渡。学校已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1963年,最后一批工农学员毕业离校。
1970年,人大附中改为“北京市172中学”。70年代,人大附中的体育兴旺繁荣,校篮球队曾在70、71、72年连续三年蝉联北京市中学生男篮联赛冠军,女队在整个七十年代也一直保持亚军的佳绩。曾有过海淀区男子、女子、初中、高中四个冠军全包的优异成绩。
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后,学校恢复了与人大的隶属关系,校名由“北京172中学”重新改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1999年12月,人大附中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和堪顿中心学校进行了基于网络的多媒体交互式远程教学试验。美方将此次活动通过国际互联网向全世界直播。
2000年4月,人大附中正式启动了与堪顿中学的远程教学。两校经常性地通过远程教育方式进行英语、数学和生物等学科的双向教学活动。2001年开通了与日本的远程教学活动。
2003年4月,人大附中创办的人大附中网校,以远程超常教育和基础教育为核心业务,为全国的中小学生提供在线教育服务。
2005年3月,人大附中承担的国家级课题“网络教育关键技术及示范工程”项目——“中学教育示范工程”,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人大附中是加入该项目的唯一一所中学。[3]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办学条件

编辑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硬件设施

主教学楼 主教学楼
截止到2014年学校主校区和北校区共占地面积14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0平方米。学校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和文艺体育设施——虚拟科学实验室、电子实验室、设计技术教室、新动力英语教室和远程教室、汽车模拟驾驶室、多媒体视听教室、学生网络自主实验室、基础知识网格实验室等多种专用教室,以及各类设备先进的学科实验室;有现代化学术报告中心、有天文穹顶、200人网络阅览室、陶艺教室等设备齐全的学生活动中心;有容量大、功能强、带宽充裕的校园网;有400米塑胶跑道的标准人工草坪足球场、各种塑胶灯光球场、游泳馆、艺术宫等文体活动场所,另有占地180亩的足球训练基地;有设施一流的餐厅和30000平米的学生公寓。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师资力量

截止到2014年,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有特级教师26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6人,北京市骨干教师20人,海淀区学科带头人48人,高级教师170多人,博士后及博士20人,硕士67人,参加过研究生班学习的70多人,外籍教师20人。[4-5] 
在职北京市特级教师名录:
语文学科:顾泠沅、于树泉
数学学科:刘彭芝、翟小宁、周建华、梁丽平、张鹤、汤步斌、乜全力、于金华、陈 军、高德莲、王建民、侯立伟、王建明
英语学科:罗滨、王尚志、李玉新
化学学科:吴卫东、李有毅、谢泽运
地理学科:赵德成、王光明、罗霞
物理学科:王珉珠
历史学科:李晓风
在职特级教师名录参考资料:[6-9]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办学规模

截至2012年,学校有本部和人大北校区两个校区,设有高中部、初中部、国际部三个教学序列,在校学生4500余人。从2002年,与延庆永宁中学、农大附中等学校联合办学,与河南新密、宁夏六盘山等中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合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联合全国一百所优质中学,创建“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
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联合总校各分校
  
学校名称学校属性学校名称学校属性
人大附中朝阳分校民办完全中学北京农大附中公办完全中学[10] 
延庆永宁中学公办完全中学[11]  翠微中学公办完全中学[12] 
贵阳一中公办高级中学[13]  贵州毕节民族中学公办高级中学[14] 
人大附中宁夏实验学校公办完全中学人大附中通州学校(筹)公办高级中学[14]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公办完全中学人大附中二分校公办完全中学
人大附中爱文国际学校公办完全中学河南新密中学公办完全中学
人大附中美国分校公办完全中学北航附中公办完全中学[15] 
延庆一中公办高级中学[16]  人大附中三分校公办完全中学
四川什邡中学公办高级中学人大附中延庆分校公办完全中学
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公办完全中学人大附中分校公办完全中学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课程建设

人大附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学校创设了科学完备的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包括心理健康、创造发明等几十门;选修课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综合实践活动、体育与艺术领域的150多门;设有18门外教学科英语课和法、德、日、韩、俄、荷兰、西班牙、意大利、阿拉伯、芬兰语10种第二外语课。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友好学校

截止到2014年年底芬兰艾肯纳斯学校、新加坡莱佛士书院、澳门濠江中学、上海大同中学香港福建中学、新加坡莱佛士女中、美国菲利普斯安多福学校、美国博瑞学校、英国埃姆布鲁克中学、英国哈罗中学、英国霍尔特中学、日本武藏中学、日本大阪教育大学附属中学、里丁辟格特中学、德国费迪南保时捷中学、英国伊顿公学、瑞士圣加伦州立中学、丹麦卢格斯特中学、美国伊利诺伊理科高中(IMSA)等等。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办学成果

编辑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成绩

高考成绩
2015年高考成绩:理科裸分700分以上33人;文科裸分670分以上5人。理科裸分650分以上283人,文科裸分650分以上21人:共计304人;文理科裸分600分以上共计412人。[17] 
2014年高考成绩: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中毕业生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计170人(其中国际部21人);考入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院校共18人(其中9人达到北大清华录取线);考入中国人民大学35人(其中国际部4人)。人大附中2014届考入国外大学110多人,其中:郭彦哲哈佛大学录取,沈博魁被斯坦福大学录取,胥晓宇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另外,芝加哥大学2人,宾夕法尼亚大学1人,杜克大学2人,西北大学2人,康奈尔大学5人,霍普金斯大学1人,范德堡大学 1人,艾默里大学1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4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5人,卡内基梅隆大学5人,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6人,弗吉尼亚1人。理科高考平均分650(裸分),文科高考平均分644(裸分)。
2013年高考成绩: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中毕业生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145人;考入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港校共32人;考入中国人民大学49人;考入中国其他重点大学共491人。考入国外大学105人,其中:美国哈佛大学1人,麻省理工学院1人,耶鲁大学3人,斯坦福大学3人,哥伦比亚大学1人,芝加哥大学4人,康奈尔大学11人,布朗大学2人,杜克大学2人,加州大学分校13人。理科高考平均分668(裸分),全市第一;文科高考平均分638(裸分)。[18] 
2012年高考成绩:人大附中600分以上414人,2011年高考成绩600分以上424位,2010年有430多位同学600分以上。2012年高考,学校理科平均分是620多分,其中有60多位同学获得了各种竞赛的奖励。2012届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获得了保送的资格,保送北大清华的有37位同学,保送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的各2位同学。
竞赛成绩
学科
奖项(2007—2008)
人大附中
数学
国家一等奖
3
国家二等奖
4
国家三等奖
1
省级一等奖
26
物理
国家一等奖
 
国家二等奖
3
国家三等奖
 
省级一等奖
10
化学
国家一等奖
 
国家二等奖
 
国家三等奖
 
省级一等奖
8
生物
国家一等奖
 
国家二等奖
 
国家三等奖
1
省级一等奖
4
信息学
国家一等奖
1
国家二等奖
 
国家三等奖
 
省级一等奖
4
合计
 
65
(表格中所有资料来源于人大附中官网:[19] 
素质成绩
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严实同学在第七届“雷达杯”中国青少年科学英才奖大赛中获全国第一名。人大附中学生多次获北京市中学生银帆奖、金鹏奖及北京市十佳中学生;2008年到2014年多次获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科学论文一等奖;获市级以上创造发明奖100余项,特等奖、国际金奖和银奖共9项,国家金奖6项,获国家专利局批准的专利5项,有3项已被厂家开发生产。[20] 
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素质教育成就突出,获得包括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在内的各类国际青少年科技发明竞赛金奖6项;获得中国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28项;连续三届,共10人获“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自2005年设立,每年仅5人获此殊荣),7人获“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12人获“明天小小科学家”一等奖。学校足球队获得“挪威杯”世界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冠军、亚军;国际象棋队两次获得世界中学生国际象棋竞赛团体赛冠军,围棋获得世界围棋棋王赛冠军;获得世界中学生女子健美操个人冠军。
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艺术团多次获得全国、北京市中小学生文艺演出一等奖。2006年,交响乐团获得第35届维也纳国际青年音乐节交响乐组金奖第一名,舞蹈团接受文化部“春节品牌”外宣任务,2006、2007连续两年赴美展演取得轰动效应。 2007年校合唱团赴俄罗斯参加中俄文化年的演出交流;2008年,舞蹈团赴英国参加了“中国在伦敦”的庆祝活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中学生的风采。2013年辛琦等几位同学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辛琦同学更是获得了中国科协主席奖、清华大学环境友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英特尔英才奖。并获得进入ISEF的资格。[20]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师成绩

时间教师项目参赛作品获奖情况/荣誉
2014年周建华 2014年海淀区第九届教育科研创新成果《高中数学有效教学课例研究》教育科研创新成果奖
李作林《3D打印技术与科技创新实践》
高建华北京市第四届“智慧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评选《教学设计前瞻课堂时效课堂时效反思课堂设计》一等奖
梁慧媛和张冬梅《实施概念教学第一步:充分关注学生的前科学概念》
陈玲《“特殊学生”的教育引导问题及案例分析》
蔡芳《班主任故事拾零》二等奖
蔡芳、谭松柏、钟志英、叶娇、马青《高中英语听说课目标设定与达成》
谢萍《从CAS探究学校课外活动的实施》
廖胜慧《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探例谈》
龚月萍《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尝试》
(表格的所有资料来源于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官网:[21]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学校荣誉

全国劳技教育先进校北京市科技示范校全国现代技术教育示范校全国培训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优秀学校
全国体育卫 生工作先进学校北京市首批示范高中校全国网络文明工程绿色网络示范学校”全国最佳素质教育特色学校
国家级体育传统校全国依法治校先进校北京市德育先进校北京市科研先进校
(表格的所有资料来源于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官网:[9]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文化传统

编辑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学校标识

  • 校徽
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徽图案主要由中间的“人”字构成,人字一撇
人大附中校徽 人大附中校徽
一捺,相互依靠,象征着人大附中的宗旨: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互帮互助,以“人”为主。人字下面的1950年则是表示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成立的时间。[23] 
  • 校训
崇德、博学、创新、求实
  • 校歌
《永远飘扬》
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
尊重是教育的真谛,
尊重是创新的源泉。
让爱,洒满心田,
滋润出爱的绿叶。[24]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活动

  • 学生活动
人大附中创办了“三高”足球训练基地,培养“道德水平高、文化素质高、运动水平高”的体育后备人才;创办了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开设有学生交响乐团、合唱团、舞蹈队、小作家协会、数学俱乐部、天文社、全球豆计划等近百个学生社团,学生自己搭建多元素质教育大舞台。截至2014年,该校举办的社团文化活动有“人大附中电影节:青春 影音,高中以“廉洁为官”的主体辩论会、小品会、市智力活动等。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开启了属于学生的实验室以及科学计划:翱翔计划”,在2014年实验室开展了中期汇报、实验的新一届第八届的对接。[25] 
学生社团名单 
行进管乐团交响乐团天文社小作家协会
新报社槐雪诗社汉化社鹤鸣朗诵社
脂解社音乐剧社全球豆计划柒号草堂
街舞社艺术团音乐剧社网球社
  
足球赛跆拳道社棋社国际象棋社
科幻社光影社动漫社超自然现象研究社
(表格中所有资源来自于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官网:[26] 
  • 学生刊物
序号刊物名称
1《成长宣言》
2《小荷尖尖》
3《我们》
4《踏浪》
5《墨尖》
(表格中所有资源来自于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官网:[27]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学校领导

编辑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现任领导

校长
  
刘彭芝(联合总校校长)、翟小宁
副校长周建华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历任校长

姓 名
任职时间
胡朝芝
(1950-1956)
夏 加
(1956-1959)
邸文彧
(1960-1962)
陈邦友(1967-1969)
吴英杰(1971-1978)
董 放(1983-1984)
胡俊泽(1984-1992)
朱迪生(1992-1997)
(表格所有的资料来源于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官网:[28]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著名校友

编辑
胡朝芝,解放后任人大附中前身北京实验工农速成中学的校长,北京教育学院院长。
曾子墨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
高玉宝中国著名作家。
郝建秀,原全国政协副主席。
程丛夫 , 迈凯轮车队签约赛车手
阎延文 ,女作家
韩叙:著名外交家,前中国驻美国大使
汪建熙: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董事长
苏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潘功胜: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毕业
项俊波: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朱文矩: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天津市人大副主任
宋德敏:全国政协秘书长
李容光:全国总工会副主席
李星浩:国务院侨办副主任
柳随年:曾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物资部部长,全国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
刘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29]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社会 学校